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3个月前 (06-15)旅游32

韩网转帖------从洽川往北不远,就是司马迁祠。

这位中国史学的第一人,给我们留下的何止那部《史记》。

高山仰止司马迁

只要学过古文,就必然会多多少少的读过司马迁所写出的文字。

《史记》也成为了2000年来的史学标杆。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司马迁祠,位于韩城市芝川镇,始建于西晋永嘉年间。

祠庙高耸于龙亭塬上,东瞰黄河滩,西枕梁山,北为立壁,南临深壑,凭高远望,视野辽阔。

时至今日,虽然祠有旧日地利,却无现代排场。

为迎合时下的盛世向往,在山脚下摊平大片土地,建起气势宏大的祭祀大道,铺开大面积的祭祀广场,壮观矣。

只是辛苦了游人,从入口进去要走好远,当然也可以乘坐环保的收费电瓶车。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经过今人的排场,来到古人建起的石桥。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被千万双鞋底打磨过的石料,告诉我们历史就是这样的形成。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过桥后,开始顺坡往上,首先看到祠门。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进入祠门后,是一条大块青石铺成的古道,上面还有车轮碾轧的痕迹,变得凸凹不平,颇似司马先生坎坷的一生。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春秋时期,魏国在附近修建了少梁城,并为开通少梁与河西各地的交通,在这一段土崖上开凿了这条大道。当时的这条道也是韩城最宽、最长、最古老的一条道。后来,司马迁祠修建在其北侧,韩城当地人也称其为司马古道。

古道最早为土坡,为了防止下雨路泥车滑,在北宋时铺砌了石条。石条上保留着的清晰的车辙说明历史上这里交通的繁忙。古道最早修了有3里多地,现保留完整的只剩下300余米。这也是传统上从黄河古渡登岸后的古道。

往上走不远,便有一个丁字路口,右边一座高山仰止牌坊,进去往上便是司马迁祠。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山道皆是青砖铺路,两侧倒是石块,路面明显的下凹,很可能是修建时就特意如此。据称是为了便于将高处的雨水快速排出。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往上走,就是连续的几道山门,第一座是文笔昭世。

据说从文笔昭世开始,一共有99级台阶,方可到达司马迁祠。

99之数,往往被誉为至高。将此数用在司马祠前,也是肯定了史学第一人。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接着是河山之阳砖雕门楼,高高在上。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太史祠几个字,有点暗淡了。过往的那些,悠久的那些,自然不如眼前的鲜亮,不会那样的抓眼球。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献殿和享堂,布置肃穆。那些充满着景仰词汇的文字牌匾,也是后世对尊重历史直书历史的司马先生的由衷之言。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最后是个类似蒙古包的墓冢,传说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75年下令建造的,迄今也有740年了。墓冢周围一圈镶嵌了八卦砖雕,八卦有研究天地万物变化规律之意,而司马迁著述《史记》的宗旨也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能这就是司马迁的墓冢上镶嵌八卦符号的用意。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司马迁祠,保存得完好,并没有在史无前例中被冲击。据说是由于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句话被引用而成为最高指示,从而得以赦免。

在2000多年前的天朝,司马先生虽然受刑失去了性别,但仍然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秉笔直书历史。

反观近代,历史倒变成了被变造打扮的巩固政权工具。一些曾经被奉为经典的历史书,已经成为了史学界的笑料。

时至今日,近代的历史依然没有开放,对于几十年前的历史,依然在宜粗不宜细的指示下,变得模模糊糊纷争不已,甚至成为敏感词而不能提起。

司马迁先生,幸好你活在那时。

三庙合一博物馆

韩城是座古城,春秋时的韩国便在此地。

如今韩城的老城区里还有一片留存了下来的历史建筑,其中文庙便是其中最主要的。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现在的文庙成为了韩城博物馆。

LP介绍的文字里说:将文庙、东营庙和城隍庙由南自北合一而成,拥有涵盖宋、元、明、清风格的108座单体建筑。文庙始建于唐,是陕西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古建群,值得一提的藏品是乾隆和嘉庆御赐的两块牌匾。绕过文庙最北的尊经阁就到了东营庙,建有祭祀关羽的庙宇。同为国保级的城隍庙占地阔绰,门前三龙照壁的蓝色琉璃令人眼前一亮,屋顶的琉璃覆瓦和雕饰也十分精美华丽。

介绍很是动人动心,可是内部整修,不得入内。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只好在附近的小巷里走走。

石雕的长鼻大象居然如此委屈的模样。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门楣上的户对,在无言的证明,祖上曾经阔气过。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担心敏感党家村

这座党家的村子,有着680年的历史。这悠久的岁月,被积淀在村子里的每一砖一石上。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由于早年扎根在这里的是党姓和贾姓两家,所以村名就成为了党(贾)家村。由于他们经商有道,成功的淘到了第一桶金,于是一百多座四合院在这里拔地而起。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在高坡上往村中俯看,似乎都是差不多规格的砖瓦房,似乎也看不出可以诱发阶级斗争的贫富差异。

也许,党家村那时的基尼指数很小,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或者,党家村就是个成功人士的高档豪宅小区,贫下中农们都住在别的村子里。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且不管从前,就眼前的景象看来,党家村也太不容易了。居然在新中国的几十年里,没有在老村里盖起具有新社会新气象的新楼房,没有让这一片陈旧的老屋出新。

是他们丧失了挣钱的能力从而无力盖新房,还是具有前瞻性的眼光,知道这片老屋迟早会变成城里人要来看看的景点,从而将村民的新房盖在了高坡上。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在贾党两姓从事商贸发家致富后,这片洼地里的小区开始新建,一栋栋独立四合院起来了,一座座的门楼也起来了。

也许,那时的商贸算不上是个好专业,虽然挣下来大把的银子,可还是有点心虚。于是就告诫子孙们,传家还是要耕读。

以农为本,读书上进。

看来,贾党的子孙们牢牢地记住了祖训的第一个字。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以农为本,可还是知道有文化的好处。

有文化也要有具体的表现,大门口的砖雕,就是很有品味的表现。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文化也体现在住宅的风水上,通风采光、图案符号,都有要表达的作用。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或者,干脆直截了当的诉求,也许更能打动掌管命运的神灵。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党家村留存下来的精美木雕,至今依然在传达着生活过的历史文化。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党家村留存下来的普通木条凳,至今依然在讲述着经历过的风风雨雨。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走进纵横交错的巷道,新旧时光顿时也交错在眼前脚下。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旧时光被风雨侵蚀,新日子被电线传输。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马蹄声声随风而逝,人来客往早已远去,拴马桩拴不住岁月的流逝。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锈迹斑斑的栓马环,只有阳光在一日日的抚慰。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党家村也有高层建筑,其一是仿木砖雕节孝碑楼,雕制精美,造型独特,将一块起着奖状作用的石碑安放在其中。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节孝碑楼的上部结构,完全按照木结构的形式,但却是用一块块的砖头雕刻而成,是党家村砖雕的代表作品。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可登高瞭望全村四周,是有效防御的瞭望楼。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村东南有一座文星阁风水塔,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共六层六角形,塔高37.5米,是村中的最高建筑。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党家村位于一条洼地里,南北皆是黄土的高坎。就在东北方向的高坎上,有一座城堡。那是在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引发了时局的动荡。党家村人为了自保,便在地势险要的黄土高坎上建起了这座泌阳堡。城堡居高临下,四周寨墙,不像洼地里的村子那样无险可守。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如果发现不测,村里人便可以通过土崖下的城堡门洞进入,穿过一条隧道进入泌阳堡躲避。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泌阳堡里也建起了几十栋院落,形成了党家村的上村。

看家楼、城墙和泌阳堡,组成了党家村攻守兼备的防御体系,使得贾党两家安然渡过了岁月。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鲤鱼见了就要跳龙门

晋陕大峡谷,将黄河夹持约束在深谷中,一路往南奔流,一直到了峡谷的尽头。

这里两山对峙,巨岩隆起,形成了一处只有不到40米宽的狭窄河道。黄河流到此处,水流立即湍急,一旦突破这道水门关,立即进入平川,坦坦荡荡,水面辽阔。

所以,这里被称为龙门,还据说是大禹所开凿而成,所以这里也被称为禹门口。

这样的水道关卡,也被附会为鱼儿要跃过的关卡。鱼儿跃过龙门,便可化成天龙。由此又有了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对于学子们高考的说法。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可是我眼前的龙门,可能是由于改造天地的人在龙门上建起了铁桥,似乎看不出什么神奇。

何况还有可以突突声响的摩托艇,能够载着游客在龙门的上上下下来回,更使得龙门只是成为了一个听上去很神奇的地名。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倒是面对北方,那两岸山峦高耸间的峡谷,那黄水滔滔的来向,充满了期待。

因为明天就要开始沿着黄河北上了。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元代建筑抬头庙

过了黄河,进入山西,来到河津,住了下来。

山西的古建,全国可数第一,尤以宋元时期的精彩。

就在我们住处的旁边,有一座建于元代的抬头庙。河津临近龙门,这抬头也寓意着龙抬头的美好愿望。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整个抬头庙已经成为了市民休闲广场,除了三进的古建筑外,全是大片的场地、绿化和休闲娱乐设施。

抬头庙的第三进明显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而前面的两排建筑,却是更加朴实粗犷的元代木构。这些粗大的立柱,直径并不一致,有的弯弯扭扭,有的下粗上细,保存了树木原始生长的状态。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梁架也很粗大。也许就是由于前朝的大肆砍伐,使得明清时期的建筑已经找不到粗大的树木,只好在精雕细刻上做些小家子气的雕凿文章。

八千里路陕甘宁(2)韩城到河津

韩饭网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hanfanwang.com/lvyou/13055.html

相关文章

中国游客韩国青州机场免签 可逗留三天

中国游客韩国青州机场免签 可逗留三天

中国游客韩国青州机场免签 可逗留三天忠清北道4日表示文化体育观光部已经打算将青州机场指定为免签换乘机场,现在正在和法务部、韩国机场公社商议执行方案。今后中国游客无需签证便可以从韩国青州国际机场入境,并可以在忠清道内逗留3天观赏当地的旅游景区。如果将青州机场指定为免签换乘机场的话,那么想去济州岛旅行的...

韩国三个高尔夫球场被选入世界100大场地

韩国三个高尔夫球场被选入世界100大场地

韩国三个高尔夫球场被选入世界100大场地韩国有三个高尔夫场入选世界百大高尔夫球场地。根据美国高尔夫专业杂志《Golf Digest》的评选结果,安养Country Club(见照片)位列第40名,济州Club Nine Bridges位列59名,骊州Haesley Nine Bridges位列第72...

海洋水手号韩国游记 实用の攻略

海洋水手号韩国游记 实用の攻略

第1天 上海 从家里坐车前往宝山码头。入关后上船,经过检验后,进入海洋号开始为期五天四夜的享受之旅。 第2天 济州岛。 泰迪熊博物馆,乐天免税店,龙头岩。 第3天 釜山 化妆品免税店,乐天免税店,广安大桥,海云台海水浴场. 第4天 海上巡游 在船上享受最后一天.......

今年访问济州的游客人数有望最短时间破百万

今年访问济州的游客人数有望最短时间破百万

今年访问济州的游客人数有望最短时间破百万韩联社济州2月7日电 据济州观光协会7日消息,今年以来访问济州的国内外游客人数有望于本月8-9日突破100万人次,这比去年提早7-8天。据统计,今年以来到2月6日,访问济州的国内外游客达95.0690万人次,7日还有2.3万多人预订来济州旅游,累计游客人数距1...

韓國傳統舞蹈將亮相新加坡粧藝大遊行

韓國傳統舞蹈將亮相新加坡粧藝大遊行

韓聯社曼谷2月7日電韓國傳統舞蹈將在亞洲最大的巡遊活動新加坡粧藝大遊行上亮相。韓國仙和藝術學校和仙和藝術高中舞蹈團7-8日參加在位於新加坡濱海灣F1賽道舉行的粧藝大遊行,展現韓國優美的傳統舞蹈。粧藝大遊行是新加坡傳統農曆新年時舉行的遊行活動,1973年由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發起,如今已發展成為國際知名...

今年35万名邮轮游客到访济州的序幕

今年35万名邮轮游客到访济州的序幕

제주크루즈 2月23日早上7点,歌诗达公司7.5万吨的维多利亚号邮轮驶入济州港,为济州岛送来了两千多名游客,也开启了今年35万名邮轮游客到访济州的序幕。上午8点,济州道政府、济州观光公社和相关部门齐聚港口迎接游客的到来.据悉,今年进入济州港的国际邮轮共有13艘约170艘次,预计将有35万名外国游客...

中国游客涌向以低廉价格而闻名的仁川地下商业街

中国游客涌向以低廉价格而闻名的仁川地下商业街

中国游客涌向以低廉价格而闻名的仁川地下商业街1月25日周六下午,在距离仁川港不远的新浦地下商业街,十几名拎着大型旅行包的游客聚集在出售二手手机的晴朗通讯卖场前。有人问多少钱?这是来自中国山东的游客。他们在店内和中国职员讨价还价挑选了手机。来自威海的林花煐(33岁,女)说:为了买化妆品来这里的,发现手...

韩国有望为中国“土豪”提供“访韩优惠卡”

韩国有望为中国“土豪”提供“访韩优惠卡”

韩国有望为中国土豪提供访韩优惠卡中国游客成为韩国免税店消费主力军据韩国旅游业界近日的消息,为了吸引消费力强劲的中国游客,韩国最近打算推出一种针对土豪的访韩优惠卡。在韩国旅游界看来,中国游客已成为国际土豪,保住中国游客数量对韩国旅游业来说至关重要。据悉,韩国政府将从今年3月起向中国富人及一定级别的政府...